理论上看,黑洞的质量是太阳的五到六倍,而天文学家新发现的这个黑洞质量只有太阳的3.3倍,比一般闪亮丶能够发射X射线和以引力波方式在宇宙中传播信号的那些黑洞质量要小的多。目前我们引力波的敏感质量要达到太阳质量的20到30倍,太小了难以探测,所以天文学家几乎找不到这么小质量的微型黑洞。

说到黑洞,有两个家伙你肯定要知道,第一个是银河系中心的人马座A黑洞,这是统领银河系的庞然大物,质量相当于400万个太阳,距离地球2.6万光年。另一个就是天鹅座X-1黑洞,质量大约为14个太阳,距离地球6000多光年。需要指出的是,3000多光年外的麒麟座V616目前还是黑洞候选者,暂时不列出。从这两个数据可以看出,最近的黑洞距离我们几千光年。问题来了,到底是黑洞普遍距离我们很远,还是我们的探测方法丶精度不够,无法找到更多的黑洞呢?答案当然是后者。因为比天鹅座X-1黑洞还远一些的地方,科学家发现了一个更惊人的黑洞,这就是一颗质量仅为3.3倍太阳质量的黑洞,距离我们仅仅8000光年。目前这颗黑洞还没有给出确定的编号,但已经让科学家感到担忧。
这是一个几乎不可能找到的黑洞,全靠运气。发现该黑洞是一个偶然,天文学家在执行APOGEE阿帕奇点天文台银河系演化实验时,利用位于新墨西哥的观测平台对夜空进行巡视,这也是新斯隆数字巡天III期项目。天文学家利用光谱数据搜索恒星的调查数据,对10万颗及以上的恒星进行观测,发现有一些恒星多普勒频移现象十分明显。所谓的多普勒频移就是当一个物体远离地球时,发出光的波长变长,这个过程被称为“红移”现象;当一个物体靠近地球发出的光波长较短,与红移现象相对应的,这个过程叫作“蓝移”现象,由此可以判断其运行方向。
如果引力波足够灵敏,这个方法还是有救的。目前科学家并不清楚在太阳系周围是否也有微型黑洞,这需要重新对周围恒星的光变曲线进行筛查,找出异常目标,然后再具体观测和分析。该黑洞与天鹅座X-1黑洞,天鹅座X-1黑洞是一个强烈的X射线释放源,1964年就发现了,而且霍金打赌其不是黑洞的赌局中还输了。微型黑洞具有隐蔽性特点,如果没有足够灵敏的探测手段,我们还是无法全面筛查太阳系周围空间。
原创稿件,未获许可不得转载,切勿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