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美四成工作10年内会消失!年轻人受影响最大

最科技   Wednesday 2019/11/13 01:41 AM
收藏
近几年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创新高,几乎每年媒体都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可随着自动化潮流来到,未来年轻人的就业也许会更难。





据CBS最新报道表明,经济学主管亚当·卡明斯(Adam Kamins)说:“美国各地都存在劳动力市场短缺的情况。”

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报告,美国有 40% 工作未来 10 年可能会因自动化消失,这部分工人年龄主要在 18~34 岁,有 1,470 万人之多,而在自动化浪潮下冲击下年轻人受到的影响或许最大。

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报告当地时间11月报道,在这个自动化和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时代,新的研究评估了到2030年的工作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AI自动化技术提高了生产力,改善了我们的生活,但它们的使用将取代人类目前从事的一些工作活动,这一发展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最新报告显示,未来数年,职业可能发生丰富的变化,这对劳动力技能和工资有着重要的影响。

自动化会对工作产生什么影响?

根据调查显示,全球范围内有大约60%的职业,至少三分之一的组成活动可以被自动化,这意味着所有工人的工作场所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研究估计,到2030年,全球工作到30%可能实现自动化。最易受自动化影响的活动包括可预测环境中的物理活动,如操作机器和准备快餐。这可能会取代大量的劳动力——例如,在抵押贷款发放丶律师助理工作丶会计和后台事务处理方面。

报告显示面临失业的近 1,500 万年轻人,有三分之二会发生在食品丶饭店和零售业。而美国服务生丶饭店接待员丶餐厅员工等超过一半从业人员爲 34 岁以下年轻人。

法律业 AI 也已可处理法律档案的初步审查工作,效率比人类律师更高。

例如去年法律 AI 平台 LawGeex 和多家大学法学院举办审读法律档案比赛,结果 AI 26 秒就能处理 5 份协定,律师平均耗时 92 分钟,且 AI 的准确率比律师高 10%。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工作是自动化不可替代的,所以这些职业的就业率可能不会下降,因为自动化对涉及人员管理丶应用专业知识和社会互动的工作影响较小,而这些工作目前机器还无法与人类的表现相匹配。

其中,工程师丶科学家丶会计师和分析师丶IT专业人士和其他技术专家等专业人士的工作不容易被机器代替。“创意人员”如艺术家丶表演者和艺人类别,也将会受到需求。

园丁丶水管工丶儿童和老人看护等职业,由于在技术上很难实现自动化,而且工资往往相对较低,这也使得自动化的吸引力降低。

所以即将到来的劳动力转移趋势变得明显。在未来几年内,可能有大量的人需要转换职业类别和学习新技能。这种转变的规模可能是自20世纪初美国和欧洲劳动力退出农业以来所未见的。

研究报告估计,到2030年,全球可能会有4亿至8亿人因自动化而失业。约有7500万到3.75亿人可能需要转换职业类别,学习新技能。

但是,也有专家持不同观点。IBM 首席经济学家马丁•弗莱明(Martin Fleming) 认为不会有很多人丢掉所有工作,但由于人工智慧和机器学习介入,很多工作方式将发生改变。

身体的灵活性丶常识丶判断力丶直觉丶创造力和口语能力是公司仍然需要从人类身上获得的一些技能。越是不太可能被自动化的任务,反而更可能获得高报酬。报酬较高的工作包括管理丶设计丶行业知识丶个人护理和服务任务。而报酬较低的工作则包括人力资源和销售。

研究人员透过机器学习分析 2010~2017 年间美国招聘的 1.7 亿个职位,发现过去 7 年需要人工的工作数量确实下降,但下降趋势并不明显。

研究指出,需要智力技能和分析的工作未来薪水会增长更快,比如设计丶商业金融等领域,AI 还无法取代。同时需要身体弹性丶常识判断力或语言表达能力的工作会更有价值,如家庭护理丶发型设计师和健身教练等职业。

弗莱明认为,真正令人担忧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自动化,而是不完全的技术改造将使工人陷入永久不平等的收入分配。

他说:“他们担心的是,我们将被困在一个没有足够变革能力来创造新任务和新工作的地方。我们想要的是足够具有变革性的技术,能够充分提高生产率,从而产生新的任务。”

综上所述,为了适应自动化带来的变化,人需要学会和 AI 分工合作,所以现在的大学教育课程和企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也要调整。

据悉,目前一些美国公司已开始和社区大学合作,针对性设计课程,以培养适应自动化时代需求的人才。例如亚马逊在7 月也宣布将在未来 6 年内花 7 亿美元,爲 10 万名员工培训新技能,让他们进入更进阶的工作或转职。

人工智慧和机器人到底会让更多人失业,还是帮助人们工作更充实和有价值,目前还不知道,但从现在开始学会和 AI 相处,适应更多新人机互动模式,已经越来越有必要了。



原创稿件,未获许可不得转载,切勿侵权。
标签 AI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0条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