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皮卡车内可以很奢华,很舒适,一点也没有寒酸的感觉。国内F150也算是豪车吧?这样的配置对于美国皮卡是“标配”。而在国内,皮卡最初都是从商用车丶轻型货车改制而来,脱离不了货车的基因,倒出露着寒酸的味道。基本上你用皮卡去接人给人的感觉就像你用农用车去接人,碍于面子不受国人待见。皮卡的特点是既有轿车般的舒适性,又不失动力强劲,而且比轿车的载货和适应不良路面的能力还强。最常见的皮卡车型是双排座皮卡,这种车型是目前保有量最大,也是人们在市场上见得最多的皮卡。 美式皮卡豪华结实,配置齐全,主要用于乘坐,轿车里的各种配件都有。因此,不论是安全性能还是舒适程度,都和轿车不相上下。以通用汽车公司生产的GMC“原野”皮卡为例,内部装有笔记本电脑和后视摄像监视系统等。所载的货物超宽时,能够向两侧伸长的后视镜可以让更广阔的后方视野尽收车主的眼中。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美式皮卡的巨大空间甚至超越了不少轿车的舒适度,不少皮卡还将座椅和床进行了整合,非常适合长途驾驶,累了把车往安全的地方一停,躺倒便睡,醒来继续赶路,适合美国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美国油价便宜,换算后比国内油价略低,但是按照物价水平换算的话,1美元相当于国内3到4元左右,而按照汇率,1美元相当于6元。也就是说,即使按照汇率换算油价和国内相差不多,但是按照物价水平美国的油价只是国内的一半不到。所以别说他们开着“油老虎”到处跑了。皮卡确实耗油,但对美国人来说并不费钱。如果你非得痛骂美国人浪费地球能源,那是另外一个话题,在这里咱不讨论。
另外一点这也跟美国的一些交通环境有关。中国的皮卡养路费高,许多地方收一吨半,少的也要一吨,皮卡拉人不如面包,载货不如一吨轻卡,有些轻卡养路费和皮卡一样,皮卡耗油量也不低,手续也很复杂,拉货也要营运手续,司机要有上岗证,所以皮卡在中国没有优势。但在美国完全没有这些问题,所以我们就别发太多“友邦惊诧论”了。 最后,政策问题。美国对所有汽车一视同仁,没有什么税费。但是在国内,皮卡被归类于轻型货车,这就意味着你在驾照,车检,税费等等方面都有麻烦。而且很多城市由于“市容市貌”的缘故,不允许卡车,包括“皮卡”,进市区,个人感觉就像上世纪一段时间很多城市限制两厢车一样。当时那个政策的后遗症就是现在很多国人对两厢车还有偏见,以至于在国内市场错过了很多优秀的车型。
皮卡迎合了美国人那种粗犷不羁丶喜爱户外生活的性格。夸张的涂装,换上大号的越野轮胎,年轻人开着皮卡,听着摇滚音乐结伴出游的画面常常令人向往。在美国,皮卡文化代表着活力与休闲。 美国人喜欢皮卡,还有一个未经核实的说法,就是买皮卡平且将其用途申报为工作用,可以免掉很多税。加上美国汽油柴油都很便宜,所以买皮卡也比较换算。有很多汽车厂家生产正规的皮卡汽车,然而对一些汽车发烧友来说不够个性。于是一些人用豪华轿车或SUV改装成个性十足的皮卡,这又是另外一种有趣的玩法了。
曾经有人总结了皮卡所代表的三种精神:奋斗丶生活丶超越。奋斗代表着一种斗志,对生活和事业的挑战;生活代表着没有束缚的生活,在人的旅行中永不停息的驰骋;超越,则代表了“皮卡客”的真我个性和永远超越的精神。或许,这些对于一个男人来说,真的很难拒绝。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