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自己的计划是每年都要出一次远门。去年整年都在老老实实的上班,真实原因是城里房租和日常开销的压力太大,不敢轻举妄动。今年上半年辞了工退了房之后回国小住了几个月,本想着秋季要去东非。回美国后才发现功课来不及做,许多东西必须很早预定,于是就犯个懒去近些的地方吧。Delta的点数到今年底就过期了, 3万点有些鸡肋,跑次国际比如飞去上海是肯定不够的,用点数定杂志又太浪费,最后看了看美国国内航班,最远的就alaska了,而且才2万5就可以了,虽然知道已经错过了6,7月份最好的季节,但我也不能这么挑了,否则又是要等上一年,安慰自己说,淡季也有淡季的好,不用到了哪里都是黑压压的人群是把。
机票是8/31到9/10的,去的时候2架飞机,回来要转3次,哎,谁让我是用点数换的机票呢。从toursaver.com买了本优惠券后,许多旅馆都是住1晚送1晚,或游览项目可以买1送1,之后开始研究路线,最后定下的行程是:
Anchorage,夜里住moose pass的trail lake lodge,可以离Seward近些
Seward坐船Kenai Fjord sea cruise,夜里回moose pass
Talkeetna的air taxi,夜里住Talkeetna的denali view lodge
Denali,夜里住公园门口salmon bake lodge
Denali,2天夜里住wonder lake营地
Valdez,途中找小旅馆过夜
Valdez,sea kayaking,2天住best western
Anchorage,从Valdez连车一起轮渡到wittier然后开车到Anchorage,2天Sheraton
除了从网上看到阿拉斯加有着美国大陆1/5的面积,我对阿拉斯加的整体印象仅源于两个人的描述,一个是我前老板,韩裔美国人,他有年大学暑假和另外4个同学开着一辆老爷车,24小时疯狂的轮流开了一个星期穿过加拿大到了阿拉斯加,据说最赚钱的暑假工是捕鱼船上抓螃蟹,但风险系数很高,出次海都得几天几夜不睡觉,许多人要靠大麻那些个支撑着不倒下,而且人家招的都是有经验的工人,所以他们那车没人合格。最后他找到了个清理及切鱼的工作,他们那车的唯一女生只找到了个餐馆工,最惨的一GG被发配去了一个遥远的小岛,是做鱼罐头的。他们几个每天收工后就跑去女生上班的餐馆连点带送的吃饭倒也省了不少开销,最后大家集合离开时,罐头厂的GG说再也不来了,理由是他每天很苦闷的拿着钱在荒岛上却没地方用。另一个和我提到过阿拉斯加的是某个网友,他是生在阿拉斯加然后那里长大的,他住的小镇据说是当地最小的一个小镇,名字我已经记不得了。当时他发了些照片,张张都和明信片似的风光,虽然很明显的他摄影水准一般--照片里水平线都是斜的,但更能体现出风景优美,随手一捏就是风景的地方啊。
航班是中午的,从LGA飞去ALT转,2个航班中间间隔1小时,因为上次去巴西在ALT掉行李的经历让我仍然心有余悸,为此我随身带了些洗漱用品小样,就连行程计划也是很保守的按如果掉行李的可能性来安排的 -- 万一人到行李未到,Seward之后我会再次折回Anchorage,这样可以顺路去机场拿迟到的行李。。。
飞机快到ANC机场时可以看到成片的雪山和冰河,很是壮观。不巧的是我的座位在机翼边,还好后排的老太太比较善解人意,和我换了个座让我能拍照片。她自我介绍说是阿拉斯加人,现在住佛罗里达,极寒和酷热之地,有些极端,她还自我介绍住过台湾,会中文。。。
下了飞机居然出乎意料的顺利,行李当然也没掉。为了避免机场的苛捐杂税,叫了个出租到了市区然后从那里的avis提了租的车。从Anchorage到Seward的那条公路据说是全美国投票景色#1的一条公路,开出市区便是沿着海湾的高速公路,公路的另一侧是连绵的群山,当时觉得果然是名不虚传的#1,直到后来从Denali出来走Denali highway 8号公路再转去4号公路才觉得这个#1和前两者相比简直什么都算不上,不过那个是后话了。
8月底9月头在阿拉斯加还算是夏季,夏季的特点就是白天很长,比如一路驱车往moose pass走天色还大亮着,直到夜里10点多才半暗起来。不过两个星期后,从9月15日那天起在当地算是冬季的开始,到时候会有许多旅馆和饭馆关门,直到来年的夏季重新开张,冬季的时候并不是太阳不升出来,只是太阳升起后贴着地平线转个弧线就又下去了。
Moose pass一点都没看出是个小镇,其实就是公路边多了几栋零星的房子。入住的那家旅馆,老板也不是本地人,当年热爱旅游就从此留了下来,据说每年冬季他都会去南极划船。老板,厨子,服务生据我了解下来发现都不是本地人,这个让我又想到了我前老板的故事。
第二天从Moose pass开车1个小时不到就到达了Seward,游轮是从11点到下午4点多的。看网上介绍说坐船的时候风很大,所以多带了件夹克,刚开船还没觉得,后来船开始全速前进的时候立马感受到了风的威力,迅速穿上了外衣。毫无悬念的看到了海豹,海鸥,海鹦鹉,海水母,海杀人鲸,海獭,海水。。。还看到了2只黑熊,不过熊是在岸上。看到鲸鱼还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当时船长收到另个船的无线电说发现鲸鱼,飞速赶到那里,关闭马达全体安静的等待,船还放了个水下声音接收器下去,我们可以从扬声器里听到鲸鱼翁翁的对话,水面上基本只能看到个鲸鱼背部,时不时往空气中喷着口水,有3,4条之多,最后有一条估计实在是太好奇了,终于探出了脑袋看了看到底水面上是谁在围观他们,再后来又有别的船过来,扬声器里传出水底大量的噪音,我觉得有些开始同情鲸鱼了,生活质量也不怎么高。据说鲸鱼一般都是夏威夷和阿拉斯加来回游,他们在夏威夷的4个月就玩水,直到回了阿拉斯加才吃吃喝喝养肥肥。后来看了些别的游客的相册和游轮自己的相册,发现同样的动物都反复出现在同样的位置,严重怀疑动物是不是被他们圈养了。再后来回来检查拍过的照片发现某只海豹身上被烙了号码E39,可怜的。路上还有个有趣的事情是,船上某个mm一直盯着我看,后来我下楼梯去厕所,一把被她叫住,问我说:你外衣哪里买的啊?是不是xxx牌的啊?我背着双肩包,所以牌子遮住了,她还居然用手把我肩带拨开读了下说,噢,原来是xxxxx牌的啊,我说:额,是呀。。衣服还算保暖防水,就是颜色太鲜艳有些丑。我说颜色丑的那一秒同时她表扬道:颜色很赞啊。。。完了后大家都很囧,匆匆告别。
又在Moose pass住了一晚后,之后的下一个项目是talkeetna的小飞机,路过Anchorage时除了在rei买了炉子的气罐和些能量bar外又在barn&noble买了个阿拉斯加鬼屋的书,书上记录了各地区闹鬼的房子,提到talkeetna除了几个老宅改建的旅馆有问题外,离我将要入住的那家旅馆denali view lodge不远处的墓地也是重灾区,墓地大部分入住客人是些攀登麦金利雪山意外死亡的户外专业人员或爱好者,一般都是talkeetna这里出发然后到basecamp开始攀爬,麦金利是北美第一高峰,所以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据说迄今为止还未有女性登顶过。又看了相关介绍说,麦金利的垂直落差其实比珠峰都高,不过珠峰所在地西藏是海拔最高的,加上地面厚度所以是世界最高。
能用优惠券的飞机班次只能是一早8点半或傍晚7点,中间的时段都是不能用那本买1送1优惠券的。我确认的是一早的飞机,带好相机8点到登记处报到时被告知天上云雾还没散开,所以要推迟到9点半,那正好回旅馆把早饭吃了也好,再回去登记处是9点半,被告知仍然不能飞,让10点半再去,那只好索性回旅馆把东西都整理了然后退房。心里琢磨着,还好是大上午的,经得起折腾,如果是夜里7点,然后推到9点半,飞上雪山估计只能在半暗的状态下打着头灯到处看看了。10点半再次回到登记处,总算能飞了,每个人都连衣服带背包称了份量,然后分派去不同的飞机,同时起飞的有3架飞机,应该是因为时间推后的关系都挤到一块儿了,原定可能是1小时1班。每架小飞机坐6个乘客,我们这架飞机上有4个印度人,之前在等座时就用马甲袋占座位,所以登机时我也没客气,直接就第一个窜了上去,占了个前排,就是正常大飞机里商务舱的位置,赫赫。可怜的印度小伙子,每次他要举起相机的时候估计总会在镜头里看到半条胳膊也举着在拍照--座位和座位间隔实在是不宽裕。我坐的是靠右侧的座位,总结下来觉得要比左侧的风景好。飞到了山顶,大家都下来四周逛了下,我难改国人恶习的在雪地里写了sarah到此一游,然后心满意足的回飞机了。总体来说,talkeetna飞机是相当的值得,尤其是用了coupon的飞机票,那是更加的值得,以前只在BBC之类的记录片中看过在云中绕着雪山飞行,从来没亲身体验过贴着雪山如此之近,人生不这么1个半小时飞一次实在不能算是圆满啊。
离开了Talkeetna继续往Denali去,去公园登记处登记了营地和拿了园内公车的车票后去salmon bake,发现cabin没浴室,于是升级到regular房间,除了有暖气和浴室外,还在浴室发现了一个浴霸,坐在马桶上的时候看着鬼书吹着浴霸的热风,实在是无比的惬意啊,缺点是价格比原来cabin贵了一倍还多。
早上的第一班camper bus是8点,原先想混上清晨6点15分的shuttle bus,但前一天被好几个工作人员吓唬说,shuttle是不让带大包的,你要想清楚,万一不行的话要等到8点才有camper bus。所以索性睡了个舒服到早上7点,然后开车到visit center可以overnight parking的地点,拿了大背包去history science center门口等车,这样就不用走1里地去WAC门口的发车起点站了。camper bus 8点多些到了第一站science center,司机是个很精神的花白短发的老太太Gloria,我们都穿着抓绒衫,老太太却是米色的短袖衬衫束在卡其色的长裤中,很是精干。她把车停稳后打开公车尾的后门把我们每个人的大背包一个个的提了上去行李架依次排好。
我们这班车是去离公园大门约85miles (137km)处--公园最深处的一个宿营地-wonder lake,这个营地是公园内最难订到的,因为总共才18个位置,要拍麦金利,一早出门的话只能住这个营地。车上除了一小部分是到终点wonder lake的外,还有不少是backcountry camping的,也就是住野地的,住野地的除了是大自然狂热爱好者外,估计也有些是因为没定到wonder lake吧,西西。住野地本来也是我的计划,那个时候是因为没有定到营地,幸亏网上找人同行时截到了一个定到营地的中国男生,所以大家可以share。住野地的话,需要提早一天到公园提出申请,然后拿到了许可证才行,住野地也有许多限制,比如要远离公路和常规的营地,按公园划分给你的区域入住,另外在出发前需要带着铁皮的防熊罐和学习观摩电影,碰到棕熊时怎么处理等。北美1/4的熊都在这里,基本体重都在1000磅(450kg),所以学习一下如何charge熊是很有必要滴,hoho。
公车入园的感受是,举目四望,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远处是大块从火红色过度到金黄而后又是艳绿色的草原,再仔细看是带着秋色的灌木丛加树林,只因距离太远,所以远远望去还以为是草原。路上颠簸着就开始走神了:如此开阔之地,要是把世博会搬过来,估计世博园区就山路边随便圈一块地,也要比现在浦东加上浦西总共面积宽裕出不少来。入园前总以为到处是凶残的大棕熊,结果直到车快到eielson center才看到了1只在山谷里吃蓝莓的熊,事后2天证明eielson附近就总是那2只熊逛来逛去,有1天是因为吃饱了在hiking trail上睡着了,所以徒步的通道被关闭了,无语。
车一直开了差不多6个小时才到达wonder lake,发现根本没登记处,只有树丛间隔着的一顶顶不同颜色的帐篷,看此情形是需要一家家去搜索了。。。还好及时出现个白发苍苍驮着背拄着拐杖的老奶奶问是否需要帮忙,接着自我介绍说她是这里的volunteer管理员,看样子Denali的确是和别的公园不一样。老太太随手指了个营地说,这块属于你了,景色很好。完全信任我的样子,根本没让我出示任何预定文件,莫非是我看起来就很老实乖巧,我差点就想拍她马屁说老奶奶您威武。搭好了帐篷后把食物都放去food locker--存放所有食物的小房子,门上有铁条闩住另外加竖着的铅笔大小带着链条的铁棍插销,双保险的。放了食物发现我的营地是离食物存储室最近的,中间就隔着一条小土路。夜里发现有人居然用烧烤炉在烤鹿肉吃,我营地还是下风口,心里一阵发毛,这个半夜如果熊来了,我不是第一个遭殃的吗,考。夜里吃完东西打算进帐篷时来了群中国人,我本来以为终于撞上了share营地的那个GG,发现是一群人后判断显然不对,后来搭讪了下了解是国内来的,穷游网上发帖然后结伴的,国内飞西雅图然后到这里,还在倒着时差就来露营了。10点时天虽然还没黑但我很准时的进了帐篷,刚爬进睡袋里就听到有人大叫莎拉~~,我很镇定的说:在。接着赶快把脑袋上的头发挠了几下整理整理拉开帐篷拉链,果然是share营地的GG,告诉他因为下午实在没办法找到他,正好老奶奶兴致高就分配了个新营地给我。问他如何在人都没看到的情况下就确定我在这个帐篷里?营地share GG说,也是因为看到中国人,过去问了下,很随意的就知道了。最后问了第二天安排,他打算去拍日出,我说,我一般只拍日落,那看情况定吧,如果碰不到就各自活动。
夜里在帐篷内睡的还不错,我的20F( -7C)温标鸭毛睡袋总算是用对地方了, 记得前几次夏季在纽约山区露营时用这个睡袋,每次到下半夜我基本都是满头大汗的把自己挪到垫子上,把睡袋拉链完全打开变一大张鸭绒被,然后搭一小角在肚子上。。。睡眠不错除了睡袋温度适中有功劳外,另一件很有帮助的小物件是我的耳塞,因为离食物存储室近,那里总有一群人边吃边聊天,所以耳塞是很必须的。早上起来问了国内团夜里那群人是几点散的,有人说2点起床虚虚看到有人点着营地灯默默的在食物存储室边上吃晚饭,然后另外有人说,4点起来虚虚也看到有人早起为了拍日出点着营地灯默默的在食物存储室边上吃早饭,我想,估计这里熊也明白那个木头小房子里都是好吃的,但是他们应该对此也没什么想法。
除了公园大门附近有些trails,wonder lake附近是根本没设有标记的小路让人徒步的,想走路过瘾的户外爱好者除了走公路外就需要自己带topo GPS和标有海拔的地图出门逛了,公路上见到骑单车的人不少,走路的没见到几个。我没GPS也没单车,免费的娱乐就只有坐园子的公车来回逛了,这样看到动物的机率估计更加高些,如果有老太太一起乘坐公车,那看到动物的机率x2,进园子的时候,车上都是老太太们发现路边灌木丛中有动物,我想了半天觉的可能老年人是远视眼,越远他们就看得越清晰吧。第一班从wonder lake往外走的车是6点15,是前一天末班车司机住在wonder lake然后早上往大门走,司机不需要露营,工作人员有屋子可以住。我起床就7点了,下一班车是8点,再然后的就是中午左右才有车了。上了8点的那班,半路先是碰到那群国内团的拦了车上来,再然后是营地share GG也半路拦了车上来,原来大家都比我勤劳,一大早出门去拍雪山了。车上全体中国人集体商量了下,其实要看动物,从toklat center到eielson center那段是最多的,越近大门动物越少见,所以我们可以到t,然后再任一shuttle bus回e,因为所有游览性质的shuttle bus只到e,我们最后要在e再转到回wonder lake的camper bus。就这样按此计划逛了一天看到了数只鹿,山羊,狼,棕熊,夜里8点左右再次回到营地,下午下了场雨,我可怜的折叠椅因为放在帐篷外而兜了不少水,清理了下垫在帐篷下的塑料布上的积水后煮我的晚饭-方便面,发现营地的人都在吃方便面,唯一没吃饼状方便面的是个小伙子,他吃的是意大利罗螺丝壳面,估计也是方便面类型的。我带了个午餐肉,还有包麻辣海蜇皮。国内团带了盒鸡蛋,还有青啤,有个长发重庆mm还带了从Seward钓的大比目鱼来吃,看样子大家都吃的挺丰盛的。入夜后营地开始有些冷了,唯一比较温暖的地方是厕所的那栋房子,不过没灯,洗脸的时候觉得冰水刺骨,还是咬牙打了洗面奶然后冲洗干净,看到2个金发mm手碰了下水马上缩回去了,我很有诚意的告诉她们,其实洗完了你们会发现很refresh,然后脸感觉很热。仍旧10点开始睡觉,第二天必须坐一早6点15的的车出园子,早上还要摸黑收帐篷,然后擦干,任务很艰巨。半夜听到大颗的雨滴打在帐篷上的声音,有些想虚虚,然后想想还是忍了吧,否则要穿衣服,出门搞的一身湿乎乎的肯定就清醒的不想睡了,我忍。
5点半起床看到大家都带着头灯在默默的收帐篷,还有人在默默的吃早饭,除了营地规定10pm-6am要安静外,估计大家也处于半睡眠状态,没什么精神和人打招呼。这次的女司机Mona耐心不是最好,所以一路只顾疯狂的往外开,看到动物也只是放慢车速不完全停死,边开车边专心的和前排老年男性乘客聊天,幸好前2天坐车也看了不少动物,算是保本了。车在11点开到大门口,比时刻表上的还提早了10分钟,而且车在中途还坏了一次,抢修车还来修了下车,可见女司机的开车速度。到了园子门口和营地share GG还有重庆长发mm就此别过,然后往valdez去。
本来想在园子出公路口的加油站加点油,发现价格是$4.10 (与同期nj的$2.4以及ny的$2.8相比),决定去中途的那家加,价格也tnnd太黑了,开出一段后要左转上denali highway处有最后一个加油站,所以这个是一定不能错过的了,过去一看$4.25,很无语。。。加油站的意图也很明显,爱加不加,反正出了我们这儿上denali highway就再也没地方了,你们自己看着办吧。虽然郁闷但还是得加满,然后一个左拐上了此次旅行最美的公路denali highway。这条公路差不多有134miles (215km),前3miles和最后21miles是铺好的路,中间那段全是有石子的土路。阿拉斯加公路每年都要整修,因为下面是冻土,所以每年冬天公路都会裂开,加上大大小小的坑洞。说到这个让我想到了denali公园中间段的stony creek,头天的女司机Gloria开车说那些远处黑漆漆的洞穴都是冰洞,上面覆盖了泥土长出了许多植物,但底下其实都是冰。
Denali highway路上车不多,大部分是去钓鱼和打猎的RV房车,也有些RV什么也不做,就找块地势平坦的悬崖,在车顶上架起折叠靠背椅,拿着望远镜,就这么面朝无边无际的平原坐着,远处是成片的雪山带着冰川,阿拉斯加的9月头正好是秋天,颜色最美的时节。一路开一路感叹,觉得这应该就是我这辈子走过最美的一条公路了,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再来走上一次,也爬去RV顶上,就这么安静的看着流云缝隙下色彩斑斓的大地。车转出8号公路走4号,往上走是fairbanks,往下是我的下一站目的地valdez,本来的计划是半路上找个旅馆住下,第二天一早继续开,为的是欣赏靠近valdez那段Worthington Glacier和之后的Keystone Canyon。拿出旅游小本子想找去着名的princess copper river旅馆,princess是着名的豪华游轮公司,据说不但旅馆豪华,连厨师都非常之牛。要知道我已经吃了好几天泡面加深度油炸食物了,如果有顿高质量的晚饭,加上白天denali highway的美景,那今天就算是非常圆满了。按GPS的指示上半山腰转了2圈都没找着,临近倒是有个小镇,不过马路上一个人都没有,而且所有房子也没亮灯,停车场也没见车,气氛实在有些诡异。所以我只有擦把脑门上的汗继续找princess,最后一次开上山停在一处挂closed大牌子前研究了半天,没些门牌号也没招牌,下了车走近些看closed右下角有个电话号码,对照着旅游册子看是同一个号码,原来这就是princess,冬季提早关门了,连招牌也一并摘下了。只好回到公路上继续开,再往前也有些房子,但总觉得气氛很奇怪,有些是集装箱改的房子,用一长串灯泡围着写B&B,还有小木屋的屋顶上被钉了个巨大的布娃娃和木头船,有种很邪恶的感觉。只好冒着可能没开到就油尽的可能继续往valdez走。山路开始下起密密的雨来,把车灯,GPS插头,通风全部关上来节约用油。山区的气压很低,大片的云几乎是贴着树丛悬浮在半空,开了会儿居然意外的看到了个加油站的标志,很兴奋的继续开到有木屋处,是家叫Tonsina river lodge的旅馆,自带的加油站,价格还挺公道,才$4。加了些后心定许多,景色渐渐秀丽起来,很有中国山水画的风格,明白是到了着名的城外30miles的那片风景区了,公路在陡峭的悬崖中绕行,有清澈的小溪和数处落差很高的小瀑布,这让我开始动摇坐渡轮回Anchorage的想法,很值得再开一次看这片风景。
车到城里差不多快夜里10点了,按计划中提早了一天到达,预定的是后两天的best western旅馆,心想就省得麻烦索性也住这家吧,那样也不需要挪东西了。谁料到前台后被告知全城的旅馆都满了,原因是今天来了一只中国团的游轮,怪不得路上总看到三五个亚洲脸在走路,边上另一家旅馆还搬了很大块黑板去马路边的入口处写:我们有中餐馆,请往这个方向走!前台买了半天关子才透露全城唯一有空位的旅馆就是downtown b&b了,谢过了前台我仍不死心的又按小册子拨了几个电话,果然全满。虽然b&b要和大家共用厕所和浴室,但也好过我睡在车里过夜,2天没洗澡洗头又路上颠簸了一整天,那也只有住了。
Valdez的第二天,起床后本想去询问下退船票,却发现当天是9.6全国劳动节所有办公室都休息,只能作罢,还是按原计划走吧。定的海里划船项目是再后一天,所以想了想还是再回去城外冰川那带走走拍些照片。有些失望的是,大太阳底下回去那段30miles处的景区,感觉和暮色下云彩贴着地面的黄昏相比,一切都大打折扣了,不过再比不上黄昏时分,随便路上的一个湖或一群山脉,也有几分与windows桌面图片相似的感觉了。靠近Worthing Glacier的一个campground景色很无敌,如果特地想露营,这里应该是很好的选择。沿着看冰川的人行道绕了圈后去厕所,听到边上厕所里大呼help help,过去想帮忙却也开不了门,最后里面的总算把门把手转开了,出来个韩国老太太,拍着自己心窝大喘气说:吓死我了。上了车觉得老太太的神情有些滑稽,也算是个小插曲。下午去了best western登记,然后去了据说valdez熊最多的景点Solomon Gulch,那里是三文鱼洄游最密集的地区。不过车到了那里觉得很是失望,那里根本不是野地,是公路的某一段,有个小型水坝和公路桥,公路一侧是山,据说熊傍晚都会从山上下来公路另一侧,穿过大停车场,下石滩去捞三文鱼,不到solomon gulch不知道三文鱼居然会那么不值钱,满地都是冲上浅滩的死鱼,活鱼也基本不需要钓,拿个盆下去勺就是了,近海滩处有无数的海鸥来回盘旋及时不时探出小脑袋的海豹和来回游着捕食的海狮,停车场近海滩有一排被黄色胶带围了起来挂上warning标志说熊会在此区域活动,空地中间还有陀很新鲜的熊便便,看样子不是昨天夜里就是今天清晨制造的。看了看车里有水有干粮,横下心来等天黑,一起等的还有边上一辆RV,老夫妻两人还下车坐在石滩边的凳子上聊天,我暗想估计熊看到这两人是肯定不会过来了,只希望两人回车上继续聊,最后发动车差不多是晚上9点多,两人还坐在那里,我只能无奈的自己走人了。
划船sea kayaking是我来valdez的主要目的,清早起床却发现周期来了,为什么每次一打算下水划船周期就来呢,难道是个人品问题?加这一次已经是第4次了。前3次更过分的是还都掉水里了,希望这次能平安过关,海水里都是浮冰,如果我掉水里相机和镜头肯定也不能幸免。旅馆的马路对面就是那家划船的公司,因为下雨,所以每人除了发给划船围裙和救生衣外,还发了雨衣雨裤和雨鞋。向导给大家讲了基本事项后就带领队伍去码头了,划船需要先坐1个小时的快艇才能到Columbia Glacier那片有浮冰的海域,下水了之后发现手冻的已经不行了,雨越来越大,浮冰似乎也不如宣传画上的那样巨大有气势,说到这个就联想到许多地方的图片其实都是被专业摄影师和ps高手过度渲染的,以后看某地区的照片还是应该多看看出自普通游客之手的那些。坐在小艇里离水面很近,看着洋流总是会产生船斜着往外飘的错觉,后来每次都对照冰块或岸边就方向感好多了,由于下雨放相机的防水袋被保持原样的捆绑在船头上。中午到了某个小岛吃午饭,向导很八卦的告诉我们城里downtown b&b的前老板某天自己来划船,就在这个小岛上消失了,再也没回去过,没人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然后旅馆就易主了,现在的这个老板才接手了没多久。划船的中国人还挺多的,我们这个group一共才15,6个,中国人就差不多有一半之多。吃完午饭往回划时雨总算停住了,风也小了许多,这才有机会照了两张到此一游。结束后觉得虽然这个浮冰里划船很有意思,但是300左右一个人的价格另给小费,定的有些高了,可能天气好还是挺值得的(相比之下talkeetna飞机性价比极高,我很内疚忘给飞行员小费了)。
从valdez到whittier的渡轮不是每天都有的,上了船才发现就算渡轮间隔几天才那么一班,乘客也是稀疏少的可怜,船上设施很齐全还有个自助式的小卖部区域。3个小时就到了,出whittier只有一条单行的过山长隧道,具体哪边几点开放都会在网上有资料,下午有个时段是两边都不开放,因为还有火车要通过,所以隧道里的车辆都必须在铁轨上小心翼翼的行驶,出隧道没多久就又绕回了seward-anchorage的那条号称#1的公路,这次有了比较后坐车里就不再窗外四处张望了,不过和那条从anchorage-talkeetna比起来还是要好上一些。
回到anchorage后去sheraton登记入住,总算改善了住宿环境。本来想最后一天安排个小飞机tour去katmai国家公园看熊吃鱼,但斗争半天觉得700的价格还是有些贵,安慰自己还是下次吧。最后从优惠券小册子里随便选了个去民族村看当地人的活动,进了村子觉得原住民和中国北方地区的脸蛋实在是非常相似,除了他们更壮些外。民族村里还详细介绍了当地不同部落和各部落的住宅,参观了建在掏空的大土坡内部的屋子,让我联想到了小龙女和古墓派。还有个当地人GG讲了图腾柱子的典故和当年他奶奶中邪然后找巫师驱魔的故事,这个还挺合我胃口的。
最后一天去机场avis还了车过马路就到了机场,比较不幸的是因为免费机票,所以必须转机三次,先是到西雅图,然后再到minneapolis,最后才飞去纽约,每个机场都是不同的时区,还好有手机会自动调时间。Delta的飞机极其抠门,不但托运行李单程要收25,而且飞机上也没饭吃,饮料倒是管饱。飞机从LGA降落时我的阿拉斯加旅行算是圆满结束了,我想我还会去的吧,相比美国本土的那些个国家公园,阿拉斯加的景色应该可以算是无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