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从阅读博友们的留言, 可以看出无论中外对交通违规罚单都极其关注. 由于开罚单常引起各种各样的纠纷, 也常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情绪. 轻者失财消灾, 重者引出血案陷狱. 在中国吃了罚单, 有"神通"者总有渠道打通关节, 免除受罚. 而无门路者就只能甘愿受罚, 合理与否很难有机会申诉. 在美国吃罚单, 一但警察开写, 该单就必须开出, 申诉的地方在交通违规法庭. 因此, 在吃罚单后千万不要与警察纠缠, 因为他无权对已开的单进行任何更改. 否则, 你很有可能再吃一张妨碍执行公务罚单, 反应过激的当事人还可能有更加严重后果.
美国是一个拥有枪支合法的国家, 这与它历史有关系. 当中国人民都已安居乐业, 享受男耕女织文明生活时. 美洲大陆还处于原始社会, 当开封已是世界的经济首都, 明朝已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时. 哥仑布才带着他的一帮殖民主义者, 在桑塔多明哥登陆. 尔后前赴后继的欧洲移民才一路杀戳直到加尼福利亚. 无论是早期新英格兰殖民地的建立, 还是西部大开发的淘金, 处处都充满了血腥. 在这样一个适者生存的竞技场上, 每日的攻防就自然形成了一套"丛林规则". 好在移民群体的多元性, 各国先进的思想又被轻松地接纳. 这又应证了中国人的古话, 乱世出英雄. 这些早期移民"草莽"英雄, 站在文明古国思想家们的肩上, 订立了一套相对来说完备的法治制度. 同时也还保留了其"草莽"特色, 人人都可拥枪自卫. 在这样的环境之中执法, 警察当然就被赋予了正当防卫的自卫权. 当然, 只要是人在执法, 就会有越权, 甚至滥权发生.
中国警察队伍里交通警察是一个独立的单位, 通常起的作用是维持交通秩序. 因此即便许多交警配枪, 也不一定装上了子弹, 因为处理恶性案件并不是他们的主要职责. 美国警察没有严格地划分交警与治安警察, 尽管也有路警. 但执法的功能是综合的. 因此, 在美国开车违规时, 切忌情绪失控而让警察认为你有进攻性, 更不能在辩解时肢体语言带侵略性. 矛盾激化往往由不良的勾通引起, 多数情况下执法人员不会听从你的解释. 一位来纽约探亲的中国大学教授, 因为不了解美国的情况, 而与警察发生冲突而下狱. 通常的受罚, 乃至无奈而买单, 今天我就不重复大家的不快经历. 今天只谈愉快的例外, 两件意外的亲身经历, 拿出来与博友们分享.
九年前本人从加拿大蒙特利尔开车回纽约, 由于美加边境地广人稀. 加之是长周末, 87号公路上几乎是空无一人. 这种景象在美国的都会区外, 是非常普通的情况. 北美洲地大物博, 人烟稀少, 尽管如此, 也不等于可无法无天. 进入美国境后未见任何人影, 一路开得百无聊赖. 从后面跟上来一辆老跑车, 突然两次换道至我车前, 然后又晃到我旁边. 第一次我没在意, 第二次我就会了意. 原来他也与我一样开长途, 百无聊赖而怕打磕睡. 当时年青气盛也就陪同玩上了, 一路飙来都在百英里/167公里/小时以上. 由于完全没车打搅, 87号路就成了仿冒F4的赛车场, 后来觉得有第三辆车加入, 飙得就更疯. 直到第三辆车超前了我们俩, 这时候我才注意到又是警灯, 又是警报. 那第三辆车开到前面把路堵上, 我只得识时务地等在老跑车后, 耐心等待领罚单.
回到家才仔细读罚单, 由于超速太多. 罚单已经没有了金额标示, 而是要求出庭. 这才真是轻狂害人, 那小镇离纽约市足足有七个小时车程. 我想美国的法院也还是个讲理的地方, 我违规甘愿受罚, 但开七个小时去"领奖", 似乎又显得有些夸张. 我放胆给法庭去了电话, 讲明原委后, 书记员也很客气地把法官的名字和直线电话给了我. 我相信这种小地方, 法官应该是兼职, 所以是晚上才能找到她. 我接通法官电话后, 先将自己的一切过错都认了, 并在电话上足足自我批评了十分钟. 这种在十年浩劫里锻炼出的"太极", 只是换成了西洋拳师的套路. 见法官居然有耐心听, 我也就得寸进尺地请求法外开恩. 原本只是抱着侥幸的心理, 然而奇迹却发生了, 我不但不用去出庭, 而且只需多付五十块连点*都不用给我记. 经过这次教训, 尽管结果好过预期, 但我再也不开快车了. 同时也学会了有错必纠, 认错时态度端正定有好报.
在纽约生活过的人都知道, 这里车位远比车昂贵. 一次为抢停车位, 我开倒车反向单行, 还倒闯了个十字路口. 车位是抢着了, 待我刚将车停稳, 一辆警车也慢悠悠的来到了我身边. 从警车上下来一位非裔女警, 人们都说非裔女警不尽情理. 我也格外紧张, 此时我人已在车外, 见势不妙赶紧给女警点头哈腰抱歉. 并尽其所能认错, 可按要求出示证件时, 发现驾照留在了办公室外套皮夹里. 我不知作何解释, 警察也看出了我的尴尬. 按法规她不但可开罚单, 还可以给我戴上手铐关人. 我急中生智掏出张名片, 以证明自己就在附近上班, 确有急事才在匆忙之中违规. 也不知为什么, 她不仅没有带我去警局, 甚至连罚单都没给我开. 还叮嘱我开车一定要守法, 否则, 后患无穷. 那天尽管没拿到罚单, 但自那以后开车小心多了. 而且当天我从赶去碰面的客户处, 还拿了一张让我高兴了多时的"发单".
开车违规绝对是错, 为什么要设立那么多法规. 就是因为人时常都会犯规, 但常常认错的态度却导致了完全不同的结果. 因此, 首先是要避免违规, 其次是犯错误后, 能以平常心态来面对, 开车吃罚单本来就是美国生活一部分. 实在没办法免付罚款, 充其量也就是花钱消灾, 绝不可因一时的意气用事, 而导致悲剧的发生.
*记点: 是付罚款外的驾驶记录, 通常超速记三点, 超太多就会双倍. 十一个点后吊销驾照. 保险公司根据点数来增加保费.
来源:网易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