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给邻居送口罩引争议 白发老人帮割草感谢华人赠口罩

拉斯维加斯华人资讯网   2020-04-10 12:58:07
收藏
【洛杉矶华人资讯网编辑LEO LU采访报道】

持续的新冠疫情,让很多在海外的华人展示了他们的大爱。不管是在洛杉矶还是遥远的欧洲、澳洲,各地华人都在努力与邻居们一起对抗病毒的蔓延。在各个社交平台上,都有很多海外华人把自己的口罩、消毒液送给邻居,并收到了很多感人的回复的视频和帖子。但是,最近某网络平台上疯传的一个视频,却引发了对送口罩这种行为的争议。

视频惹出送口罩争议,华人警告做好事注意风险

在这段视频里,一个华人女子呼吁海外华人不要再无缘无故给邻居送口罩。视频里的女子有一天在网上看到华人给邻居送口罩的新闻,她作为华人对此感到很骄傲,就把新闻说给了自己的美国老公,并表示:“看看我们中国人多好,多乐于助人。”


某视频平台截图

但是她美国老公的反应完全出乎了她的意料。她老公并不认为给别人送口罩是一个善举,并且反问:“为什么他有那么多口罩?他很有钱吗?你以为他的邻居真的会感谢他吗?”

老公对他的华人妻子解释到,很多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和中国人不一样的,他们很多时候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同一个问题。现在美国很难买到口罩,大家都不知道超市里的口罩到哪儿去了,还有很多人认为口罩很早就都被中国人买走了,所以大家才买不到。现在,很多中国人给邻居送去大量的口罩,就更容易让一些人产生误会。

在视频里,这个华人女子建议,这段时间作为华人应该低调一点儿,出于自身的考虑,还是不要再无缘无故地给外国人送口罩了。如果是左邻右舍平时关系比较好的邻居,可以送一些,守望相助。但是千万不要再挨家挨户地整社区送了。

对此,有人评论说,华人在特殊时期还想着帮助别人为国争光是好事,但既然别人不领情,就不该再继续浪费口罩到处发,把它们留着,送给真正有需要的人,才能让善良不被辜负。

还有人认为,这就是一个美国人很真实的想法,西方人的文化背景不同,不愿意随便接受别人的帮助,并举了当年陈光标在纽约街头给无家可归者送现金遭到拒绝的例子。

这个视频目前在平台上已经有了2.7万个评论,更有高达31.8万个赞,很多人对这个华人女子的观点表示了赞同。有人跟帖说,“这种行为感动不了别人,只是感动了自己而已。”就连这条评论都收获了数十条回复,有人对此表示,“有时候感动不了别人,还可能会害了自己。”

爱心无国界,各地华人携手邻居同抗疫

可以说,该视频里华人女子的担心是有道理的,文化背景的差异,有时候确实会导致“好心办坏事”的后果,这本身无关于谁对谁错的问题。但是,善良和爱心是无国界的,也是不分种族和文化背景的。

其实,在同一个视频平台上,也有很多海外华人给邻居送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用品,并收到了非常暖心的回应的视频。大家不仅为给邻居送口罩的华人感到骄傲,也为很多接受帮助的人给予的积极回复感到温暖。

在YouTube上,一个澳洲华人给邻居送口罩的视频,虽然只有一分钟的时长,却展示了无数的感动瞬间。一对居住在澳洲的夫妻,他们的社区有了新冠确诊病例,于是他们非常担心很多独居的老人买不到口罩,就决定分一些自家的口罩给邻居。夫妻二人精心地把口罩进行了分装,并在每个袋子里都写了留言。

他们挨家挨户给邻居送口罩,为了避免见面,就把口罩放在门前或者信箱里。尽管如此,依然有很多人发现后特意表示了感谢。这对夫妻发现,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在收到了他们的口罩后,居然用了一个中午的时间,把他们家门前的草坪修剪好了。由于现在澳洲天气比较热,老人在修草坪的过程中,还把上衣脱了,光着上身干完了剩下的活儿。还有一个邻家从车上搬下蔬菜和一个西瓜放在了他们家门口。而更多的人则送来了花、卡片。

视频的最后,作者写道:“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美好的善意永远不会被辜负。”



在很多社交平台上,都有类似的感人故事。记者还发现了一个法国华人发的帖子,他的家人从中国给他寄了1000个口罩,于是他在他家楼下的大厅放了一些送给邻居,很快就收到了物业部门和邻居写的感谢信。有的邻居在给这个华人的信上写到,如果他有任何需要帮助的地方,邻居们一定会全力帮助,并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号码,称有任何事情都可以给他们打电话。

这个帖子的作者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刚去看了一眼,口罩已经被很多人拿过了,大家都自觉地一个人只拿一个。这是一个全世界的灾难,我身边的法国人从没有因为我是中国人就歧视我,也没有人说‘中国病毒’这种话。大家加油,全世界加油!”


法国华人的帖子


做好事要量力而行,谨防“好心办坏事”

华人在此时能无私地贡献出宝贵的防护用品,不仅显示了自己的爱心,更彰显了华人在危难时刻敢于担当的精神,无论如何,这都是值得鼓励和赞赏的。

但是,前文说到的视频里提到的观点,也是一个切实的问题。诚然,大部分人,不分国籍、不分种族、不分文化背景,对爱心和善举都是会表示肯定和支持的,但世界是多元化的,也必然会有一些人对此有不同的解读。我们不能因为一些不同观点而远离善良,但有时确实需要认真考虑一下做好事的方式方法。

除去观点的差别,就送口罩这件事来说,也确实会有一些潜在的风险。口罩不同于其他的物品,如果是在不经意间给别人送了质量不达标或者已经被污染了的口罩,也会对别人造成伤害。这就要求在送口罩的时候要特别小心,确保要送的口罩是安全的。西方人维权意识比较强,如果有人认为是别人送的口罩不安全而给自己造成伤害,那很可能会将送东西的人送上法庭。这不是对与错的问题,而是思维方式和维权意识上的差异。

为此,记者采访了Chino一家医院的护士长。她说:“我不太赞成放在别人家门口,但是如果愿意为邻居提供帮助,可以包装好后放在社区里,并写上中英文的说明,这样有的人接受他就拿,如果不接受就可以不拿。现在政府要求大家出门戴口罩,但是很多人买不到口罩,尤其是老年人,他们本身是比较危险的群体,如果又买不到口罩,就会接受这种别人的帮助。”

但是她也表示:“实际上,我不太建议给别人送口罩。确实,西方人和中国人很多想法不一样,他们依然有很多人认为那种防护比较好的医用口罩是病人戴的,一些年轻人喜欢戴那种花花绿绿的自制口罩,甚至是用一些好看的布或者纱巾来代替口罩。”

她还说:“她不认为外国人会觉得买不到口罩是因为中国人都买光了,这种观点通常是中国人站在自己的角度会这样想。因为现在CDC并没有要求大家必须戴医用口罩,所以很多人并不觉得一定要戴那种防护很严的口罩。”她最后表示,“在我们医院,从来没有人有这种想法,大家反而都对很多华人来捐东西很感动,也很感谢他们。而那些捐赠的口罩,也确实帮助医院解决了很大的困难。”

这个时期,华人容易受到一些误解,而我们,则可以用善良去弥合那些裂痕。确实,我们有时需要换个角度,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一下提供帮助的方式。因为我们做的事,本就不是为了感动自己,而是要让其他族裔的人感受到我们的善良和真诚。








原创稿件,未获许可不得转载,切勿侵权。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0条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