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为这人来了美国,得学精明点避免被欺负。
原以为耳听目染这么多诈骗新闻,能够明白“天上掉馅饼”是根本不可能的。
可是没想到,还是会有人相信……
喜提“巨额奖金”原是骗局
美东当地时间7月15日,据相关媒体报道,居住在纽约皇后区的张先生年初收到一封从香港寄来的信件,信件上显示寄件方为“名品(集团)娱乐投资”。

图源:华人生活
信件里面含有一张精致的宣传册及一张刮刮卡,张先生顺手刮开卡上的号码,并致电信件上提供的香港公司电话,被告知自己获得了二等奖15万元的奖金!
但是,香港公司提到,张先生需要去交付5050元的手续费及奖金20%的税金才能最终拿到奖金。
经过一周时间的考虑,张先生在1月9日还是去花旗银行(Citi Bank)开设独立帐户,并首次向对方汇款5050元的手续费,很快得到对方回寄的“行政公文”,并印有一位陈姓律师的公章。

图源:华人生活
但是香港公司继续“诓骗”张先生,说由于其不是公司会员,需要缴纳12000元的临时会费,当奖金到手后再一并退还,深信不疑的张先生为了能够得到这笔“飞来横财”,于1月17日再次前往银行汇钱。
香港公司收到钱后,给张先生寄了一本VIP会员书籍介绍册,并在1月21日再次致电他,称又一次的“绝对公平”摇奖,张先生又中了195万元!还要求张先生再次支付20万正式会员费!
可这次,张先生拒绝了,要求香港公司把之前中奖的15万元打给他,或者将其之前支付的所有款项归还。

图源:华人生活
但是香港公司仍坚持不懈打张先生电话,说自己已经将15万奖金给张先生打过去,但是由于没有缴税,被香港执法人员扣押,要求张先生支付25000的税金才能放行。
张先生求钱心切,连忙给香港公司打过钱去,结果时候却收到了一张来自中国银行195万元的空头汇款回单。
直到香港公司再次催缴195万元“奖金”的20%税金时,张先生才意识到这是个骗局!

图源:华人生活
张先生表示,由于骗子几次在他耳边上演大戏,他才会信以为真。
为追回损失,张先生前往辖区的警局报案,但被告知他是“主动”给骗徒汇款,难以立案。
他又联系香港警方,但对方要求他提供在当地报案的编号,进行核实。
即使如此,张先生并未放弃,准备数十页的自述证据,主动联系皇后区检察官办公室防耆老诈欺小组,希望追究骗徒责任。
警惕骗子“中奖”诈骗
生活中骗子无孔不入,包括我们常见的邮件诈骗丶电话诈骗等。
下面这几点,需要特别注意:
1. 常见诈骗电话号码:
多来自加勒比海群岛,区号可能是473丶900丶242丶246丶268丶284丶345丶441丶473丶649丶664丶721丶758丶767丶784丶809丶829丶849丶868丶869丶876等。
通常这类长途电话是来自美国之外的电话号码,但在加拿大和大部分加勒比海国家(巴哈马到牙买加)也都是+1开头,所以要格外小心。若接到电话诈骗者,可前往联邦贸易委员会(Federal Trade Commission简称FTC)官网报告诈骗。
最好的方法就是,陌生号码最好不要接,更不要信!
2. 国税局绝对不会通过电话通知缴税情况!一般都是邮寄欠税通知!
3. “Can you hear me?”千万不要回答“Yes”!对方可能录下你的声音来订购某项服务或商品。
4. 不要回拨只响了一声的陌生电话!
5. “恭喜你!你中奖了!”骗子告诉你领取奖品需要提供信用卡信息或者缴手续费,这些都是假的!试问:他为什么不从奖金里扣除呢?
6. “你没有交联邦学生税!”
骗子!IRS根本没有所谓的“联邦学生税Federal Student Tax”
7. 移民局要求数据核对!要求国际学生提供SSN丶护照号等有关资料。
USCIS绝不会以电话要求申请人提供个人信息及支付款项。
总之一句话:政府机构一般会邮寄信件或者发送邮件。而中奖,一般都是不可能的。
原创稿件,未获许可不得转载,切勿侵权。